7月份畜牧《行业月报》(上)
一、农业行情政策动态
2022年上半年鸡蛋月均价8.84元/千克,较上年同期8.03元/千克,上涨了0.81元/千克,同比上涨10.1%,较2016-2020年同期月度平均价6.37元/千克,上涨了2.47元/千克,同比上涨38.8%。
1月产区内销较好,鸡蛋月度均价突破“8.5”,达到8.85元/公斤,春节后需求下降,2月鸡蛋月度均价下跌到7.59元/公斤;3-4月因为新冠疫情影响,家庭消费需求增加,鸡蛋价格上涨到9.8元/千克,达到2022年上半年最高点,5月在端午需求支撑下,鸡蛋均价震荡于9.0-9.8元/公斤,6月鸡蛋价格跌至8.7元/千克。整体看,2022年上半年鸡蛋价格高位运行,创造历史同期新高。
摘自《中国畜牧市场分析周报》
2022年5月11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新版兽药GMP实施情况清理行动的通知》。通知明确表示,截止2022年6月1日零时,未通过新版兽药GMP检查验收的兽药企业一律停止兽药生产活动;对未通过新版兽药GMP检查验收且未经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批准延期开展兽药GMP检查验收的企业注销兽药生产许可和兽药产品批准文号。
截至2022年6月20日,获得新版兽药GMP证书的生产企业有946家,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山东省,有187家,其次为广东省和江苏省,有74家,河南省68家,四川54家,其他省份均不超过50家。与2020年1633家相比,淘汰了近40%的企业,兽药产业的集中度将会迅速提高。从2022年6月1日开始,随着新版兽药GMP正式落地,兽药行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摘自《中国畜牧市场分析周报》
6月30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要求,到2025年,农业农村减排固碳与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统筹融合的格局基本形成,粮食和重要农产5品供应保障更加有力,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到2030年,农业农村减排固碳与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统筹推进的合力充分发挥,种植业温室气体、畜牧业反刍动物肠道发酵、畜禽粪污管理温室气体排放和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用能排放强度进一步降低,农业农村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摘自《中国饲料市场分析周报》
从6月中旬开始,玉米价格结束前期持续上行走势,开始掉头向下。截至6月底,各地玉米市场价格比6月中旬高点下降10-40元/吨不等。
预计7月份国内玉米市场价格也将维持相对疲弱态势。一是7月份饲用玉米需求预计维持低迷状态。尤其是今年饲料企业多采用糙米及其他谷物替代玉米,也限制了对玉米的直接需求。二是,玉米深加工效益下行,且接下来深加工企业也陆续进入停产检修季,深加工玉米采购需求减少。三是,国内、外玉米期货市场出现大跌,这意味着后期进口谷物成本下行,限制国内玉米价格上涨。但7月国内玉米现货价格下跌空间并不大。一方面产区基层玉米购销早已结束,粮源多转移至贸易环节;另一方面新玉米面积下降已成定局,且6月东北多阴雨天气,春玉米生长相对滞后,市场对新玉米产量存在一定担忧。
摘自《中国粮食市场周报》
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召开了杂交玉米制种面积与种子库存视频会商会。甘肃、新疆、云南等11省(自治区、直辖市)种子站业务负责人,隆平高科、北京联创、北大荒垦丰等15家玉米头部种子企业负责人线上参会。
分析认为,经过一段时间调整,玉米种子供大于求局势发生变化,黄淮、西北、西南产区主推品种大幅出清,优势企业迎来较好的经营期。今年以甘肃为核心的制种基地供不应求,预计全国玉米制种落实面积同比增长约30%,季末商品种子库存同比下降约45%。综合新产种子及季末库存情况,下年度玉米商品种子供应充足,略有盈余。会商强调,当前玉米种业形势整体向好,头部企业的主销品种库存基本清零。下半年,种子管理部门要组织辖区内种子企业紧盯种子生产关键环节,做好统筹协调,强化调研会商,细化对区域需求、品种消长和供需结构的研判,切实确保下年度种源供应数量充足、品种对路、结构合理。
摘自《中国畜牧市场分析周报》
为进一步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保障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有关规定,农业农村部组织制订了《种用动物健康标准》。
《种用动物健康标准》规定了与动物疫病相关的种用动物健康标准和检查方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饲养的种用动物。所指种用动物,是指经过选育、具有种用价值、适于繁殖后代的种猪、种牛、种羊、种马(驴)、种禽(鸡、鸭、番鸭、鹅)等动物;所指健康标准,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适用范围和相关定义,种用动物在动物疫病方面应符合的要求。
截至6月末,江苏省家禽存栏3.2亿羽,同比增长7.3%,其中蛋鸡存栏1.8亿羽,同比增长2.5%。
2022年上半年累计家禽出栏3.2亿羽,同比增长13.3%,其中肉鸡出栏2.5亿羽,同比增长11.9%。禽肉产量54.8万吨,同比增长13.4%。家禽生产保持增长主要源于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家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建设苏系肉鸡产业集群,依托龙头企业,推广“公司+家庭农场”“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带动农户发展规模养殖,提高了家禽生产集约化、现代化水平。其中,全省蛋鸡、肉鸡养殖规模化率超过95%,位居全国前列。
此外,江苏省还围绕打造百亿级优质肉鸡全产业链,重点建设南通白羽肉鸡种源与标准化养殖示范区、扬泰黄羽肉鸡种源与养殖示范区、徐宿屠宰加工与品牌培育示范区,累计新增存栏种鸡45万套、商品肉鸡出栏能力700万羽、肉鸡屠宰能力3100万羽,进一步提升江苏省肉鸡生产供应保障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江苏还突出加强服务指导,全力畅通运输绿色通道,协调解决苗种和饲料进不来、产品出不去难题,维护家禽业正常产销秩序;二季度引导养殖场户把握好肉鸡价格回升的有利形势,加大增养补栏,促进增产增收。
7月28日,第七届中国兽药典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2025年版《中国兽药典》编制工作全面启动。农业农村部副部长、第七届中国兽药典委员会主任委员马有祥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当前兽药标准还存在分类不够科学、标准实施不够到位、标准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要科学认识兽药标准的重要性,努力构建科学规范、执行有效的兽药标准体系,用“最严谨的标准”支撑兽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要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鼓励好兽药、淘汰差兽药、打击假劣兽药。要扎实做好第七版兽药典编制工作,注重体现兽药国家标准的通用性、实用性和先进性。要抓紧完善兽药标准管理制度,加快研究出台《兽药标准管理办法》,理顺兽药标准工作方向和工作机制。要着力加强兽药标准物质研究,切实做好兽药标准物质供应和管理。要充分发挥兽药典委员会办公室的支撑协调作用,为兽药管理行政决策和监督执法提供技术支撑。
上一篇: 6月份畜牧《行业月报》
下一篇: 7月份畜牧《行业月报》(下)